1. 首页 > 快讯

锚定“转化医学”,苏州协和药业开启功效护肤新篇章

摘要:转化医学先行者

导语:高瞻远瞩的企业,有超越利润的追求。

中国护肤行业已进入深耕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里,企业们通常“研发”、“营销”两手抓,大幅提升技术水平打造过硬产品力的同时,在营销端做足细节以提高品牌声量,促成销量的转化。不过也并非所有企业都是如此,仍有一些坚守初心、只知“闷声做大事”企业的存在。

5月22日,苏州协和药业在上海召开战略发布会,揭开其5000万销量爆品“协和维E乳”的“长红”秘密,同时发布企业全新战略,以继续锚定“转化医学”开启功效护肤的新篇章。

一、皮肤学级护肤需求井喷,协和药业以“转化医学”前瞻性布局

作为美妆行业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的重要历程,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功效护肤正与皮肤医学结合得越发紧密,让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的大盘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

这背后实际上是问题肌肤人群数量的不断壮大。

一方面,国人肌肤有着独特的肌肤特点,与欧美皮肤相比更脆弱,也就更容易成为“问题肌”。《东方肌肤研究白皮书》就在与4万多名消费者的调研沟通中发现,相较于西方女性,东方女性皮肤有六大特征——更易敏感、毛孔更细腻、更易红肿长痘痘、更易晒黑、更易缺水以及更易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功效护肤浪潮下,一些不良的护肤习惯如盲目刷酸、过度医美等行为,让越来越多原本健康的皮肤变成问题肌。就这样,问题肌肤人群在持续被“激活”,消费者也对护肤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高阶的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正快速增长。

一份来自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2016-2021 年间,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32.6%,约为化妆品行业规模增速的 3 倍。在这一赛道,虽然外资品牌先于国货进行布局,但得益于部分国货品牌如贝泰妮的薇诺娜、上海家化的玉泽、苏州协和药业的协和等在功效、安全性、价格上的突破,国货品牌在这一赛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市场需求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品牌瞄准皮肤医学的风口,与医院合作、由专业皮肤科医生指导,力图向消费市场传递专业、科学的品牌形象。

“皮肤科医生研究皮肤,知道皮肤的生理需求,知道问题肌肤的病理状况以及解决方法,那么在企业做出产品后,产品究竟是否有效果、有没有解决皮肤的问题,还得请皮肤科医生来做判断。”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顾问刘玮教授认为,皮肤科医生投入品牌建设,实际上是因为涉及的领域既是皮肤科医生的专业所在、职责所在,同样也是现在行业发展所需。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顾问刘玮

不过整体来看,目前医院和功效护肤企业的合作尚且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皮肤科医生在不少公司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还停留在营销和概念炒作层面,在产品研发、评测等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反而十分有限。

皮肤科医生究竟能在功效护肤产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功效护肤品研发与医学研究又应如何相互促进?在苏州协和药业战略发布会现场,我们听到了一个全新的、皮肤科医生参与度更高的答案——转化医学

二、源自皮肤学教授配方的转化医学——护肤品的“医用转民用”

虽然在化妆品行业尚且是个新名词,但“转化医学”在医学界早就备受关注。

会议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医院)原激光科创始人周展超教授介绍道,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转化医学试图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建立更直接的联系。早在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率先提出“bench-bedside interface(实验室到床边)”的研究模式,但并未引起医学领域足够的关注。

1992年,美国《科学》杂志才再次阐明“Bench  to  Bed-side(从实验室到病床)”这一概念。四年后,《柳叶刀》杂志明确提出“转化医学”,将其看作是连接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之间的桥梁[1]。直到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首次全面阐述转化医学概念和技术路线,转化医学理念也正式确立。之后,“转化医学”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新潮,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2]

“通俗来讲,转化医学就是让一些在专业研究所里得到的研究成果,慢慢转化为老百姓唾手可得的东西。”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医院)激光科创始人周展超

周展超教授分享表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经有中国企业在探索转化医学。

198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下称“皮研所”)设立了一个皮研所的联营厂,目的就是将部分优秀的院内制剂,转变成普通老百姓日常能够用到的产品。这个联营厂就是苏州协和药业的前身,而将皮肤学教授配方转化为能满足更多人需求的普通产品,正是转化医学的具体实践,也即“医用转民用”

苏州协和药业推出的“爆款”产品——“协和维生素E乳”是转化医学的里程碑产品,它由医院制剂转化而来,能有效解决皮肤干燥问题,在消费市场好评不断,截至2023年底累计已卖出超5000万瓶。

著名的皮肤病学及美容皮肤科学专家赖维教授在会上发言:“苏州协和药业在我印象中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医学品牌,是较早实现转化医学的护肤品企业,而协和维E乳也是印象中中国最早来自医生配方的医学护肤品。”

著名皮肤病学及美容皮肤科学专家赖维

在转化医学的实践下,苏州协和药业建立了一套独特的产品开发逻辑:从临床中看到的消费者皮肤问题出发,针对问题开发特定护肤品,最后经过一线临床测试后投向市场。在这过程中,配方来源于临床最后又回到临床,皮肤学教授在临床积极累积病例,在配方上积极共创,真正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来。

这样看来,苏州协和药业所开发的“源自皮肤学教授配方的转化医学护肤品”,实际上是皮肤学级护肤品的重要分支。

一来,转化医学护肤品的源头是经过足量临床验证的医生配方,保证了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二来,医生配方注重的是配方而非特定成分,因此产品中仅用有效的护肤成分,以精准针对、极简护肤;最后,产品由皮肤科医院药剂师、企业配方师、临床医师多方共同参与联合研发而来,而这些人又都是深刻了解皮肤生理学的人。

“在功效性护肤品中我们更强调循证医学,”周展超教授补充道,“用医院的制剂转化而来的产品,它首先就已经完成了循证医学的初级阶段,只要进行迭代升级,它就会成为一款好产品。这也是院内制剂的优势所在——有证据、有科学。”

刘玮教授同样表示,皮肤科教授配方首先要洞察皮肤问题的发生原因,然后针对皮肤问题来设计相应的产品、选择针对性的功效成分,产品设计出来后又回到临床中去验证它是否能够解决最初提出的皮肤问题,并将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公布于众。“通过皮肤科医生配方,能够打造出更适合国人皮肤的功效护肤品,针对性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护肤需求。”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顾问刘玮

在中国,转化医学也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十二五”规划辅导读本中明确指出,要“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另外“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中也提出要“推动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医学模式的转化”。

市场有需求缺口、国家有政策支持,转化医学护肤品在化妆品行业无疑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深耕于功效护肤领域35年之久的苏州协和药业,将循着转化医学之路继续开拓。

三、正统“协和系”的一员,35年初心与坚守

“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我骑着自行车跑遍了上海的大小街道,与各大药房、医药公司沟通合作屡遭碰壁。”

苏州协和药业的创始人郑正华回忆,自己原本是一名教了近十年书的物理老师。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正华经大学生物工程教授的介绍接触到了皮研所。

当时的化妆品行业处于半市场经济半计划经济状态,直到1987年,化妆品产值也仅有18亿元,生产企业也只有百家左右。[3]从品牌来看,能与外资品牌抗衡的本土品牌更是屈指可数。郑正华就想要做这样一件事——打造一个国人自己的护肤品牌,并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过沟通,皮研所与郑正华达成合作,由皮研所负责产品监制,从制剂产品中挑选适配的产品进行生产和市场投放,郑正华则负责将产品推向市场。“最早做的一个产品就是特效抗脱发露,由皮研所做临床,临床效果不错。”

1989年3月19日,皮研所正式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苏州吴县保健日化联营厂”,郑正华担任厂长。联营厂邀请皮研所药剂师以及皮肤学医生等担任技术生产顾问,从老百姓实际临床皮肤需求出发,从皮研所外用皮肤制剂中筛选出适合国人皮肤问题需求的配方,并调整为适应市场的化妆品。

由于皮研所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直属单位,属于大协和体系,联营厂成立之后便申请了“协和”作为产品商标,开始陆续研发和生产协和系列功效护肤品,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各大药房销售。1998年,联营厂转型为“苏州市协和药业有限公司”,开启了功效护肤品牌的新旅程。

从80年代开始,皮研所的众多皮肤学教授都深度参与到苏州协和药业产品的研发、升级,苏州协和药业也不断丰富专业皮肤学“专家库”,在2021年与原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员马鹏程、主任医师张怀亮以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顾问刘玮、皮肤病学及美容皮肤科学专家赖维、原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医院)激光科创始人周展超,五位国内皮肤学资深翘楚,共同成立了“苏州协和药业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深入研究国人皮肤类型以及进行问题皮肤的功效护肤品研究。

苏州协和药业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

从80年代到今天,国内化妆品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企业和品牌在浪潮中兴起又倒下,跌倒又重来,苏州协和药业却能成功穿越时间周期。郑正华将这归因于企业一直以来的坚守和初心——始终坚持以解决老百姓皮肤问题为核心竞争力。

目前,苏州协和药业针对不同肌肤问题开发了保湿、修护、紧致、祛痘等二十多个功效系列,涵盖乳液、面霜、精华等多个品类,产品价格多在百元以内。公开信息显示,苏州协和药业一款100ml的协和维生素E乳售价不到15元,最贵的“山茶籽紧致抗皱面霜”的售价也仅为131元。

《基业长青》作者、管理学大师吉姆·柯林斯认为,高瞻远瞩的企业应有超越利润的追求,宣示与贯彻企业核心价值。

回看苏州协和药业的来时路,在同赛道的品牌紧抓流量和电商红利大力营销之时,苏州协和药业不追市场热门、不做营销,坚持闷头做研究、开发新产品。就为了做出更有效同时也更便宜的护肤品,最大程度让利于消费者。这份初心是苏州协和药业过去35年的坚守,也将成为其未来穿越生长周期、成为长青企业的底气。

参考文献:

Geraghty J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Lancet,1996,348( 9025) : 422

刘艳娟,杨明炜.基于转化医学模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探讨[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05):355-356.

肖瑞海,赵学恩.中国日化三十年[J].销售与市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yrvb.cn//kuaixun/17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